7月7日至9日,18名2023级生物萃英班和强基班同学赴上海开展专业实践与交流训练营。本次训练营涵盖高校及研究所生命科学前沿研究研学和生物制药及诊断企业实地访查等内容。

7月7日上午,训练营一行来到复旦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罗凌飞院长以及各系所老师分别介绍了学院概况、相关平台设施搭建和学科设置以及各个系所的研究方向。同学们进入共享仪器平台、分子蛋白实验室仪器平台、人类表型组学仪器平台、高通量测序及质谱平台、干细胞平台、激光共聚焦显微镜等实验室进行了学习。
7月7日下午,训练营来到上海复星诊断科技有限公司,实地参观学习了复星诊断在仪器研发及试剂研发方面所做的工作和取得的新进展,研发部门负责人与同学们进行了深入交流,解答相关疑问。同学们了解了一个产品从实验室到生产线的过程。

7月8日,在中国科学院分子植物科学卓越创新中心,徐麟研究员做了精彩的学术报告。在研究中心各位老师的带领下,同学们深入了解了该中心在植物生理学、动物生理学、遗传学、微生物学、分子生物学等领域的研究方向、前沿成果以及实验室日常活动。研学间隙,同学们参观了上海昆虫博物馆。

7月9日,训练营来到上海交通大学生命科学学院进行交流。在农业与生物学院农业基地,同学们系统学习了葡萄、樱桃等新品种的研发和培育。之后,两校师生进行了座谈交流,农业与生物学院李文纯老师介绍了学院整体情况和上海交通大学拔尖计划、强基计划实施情况,农业与生物学院23级王若羲做了创新创业项目分享。兰州大学2015级校友王若实介绍了所做的特色科研项目并与母校师生进行了深入交流。在上海交通大学博物馆,钱学森等老一辈科学家们的事迹,让同学们更深刻地感受到什么是“科学家精神”。

通过本次训练营,同学们拓展了学术视野,增长了实践经验,进一步明确了科研兴趣和未来规划。正如带队老师所强调的,同学们要注重过程中的实质学习,更要在结束后和日常学习中勤于思考和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