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lcome!欢迎进入兰州大学萃英学院

0931-8913399

NEWS  CONTENT

暑期学校

当前位置: 本站首页 > 暑期学校 > 正文

【暑期学校】兰州大学萃英学院2024年暑期小学期课程及授课教师简介

发布人:浏览量: 发布时间:2024-07-09

一、专业课程

1.《区块链》

授课教师:区文浩教授

时间:7月22日-7月26日

地点:榆中校区致远楼914

课程简介:The course will teach students fundamental of blockchain technology. We will coverthe rationales behind the design of blockchain, the key technical / cryptographic elements that build up the blockchain technology, classifications of different types of blockchains, the comparisons of different blockchain platforms, what applications fit the best for the blockchain technology, and example applications in different disciplines.

授课教师简介:

区文浩,香港理工大学计算机系教授。他的研究兴趣包括信息安全、密码学、区块链技术及其应用,在该领域发表了200多篇参考论文。 因其在隐私保护技术方面的杰出研究,他成为了2023年中银香港金融科技创新奖(STIP)和2009年PET亚军奖的获奖者。 他的团队两次赢得ZPrize,获得超过50万的现金奖金。他曾担任几个国际会议的项目委员会/总主席,包括ACM Asiaccs、RAID、SecureCom、IEEE区块链、ISPEC、PROVSec等。目前,他是IEEE Transactions on Dependable and Secure Computing(TDSC)和Elsevier Journal of Information Security and Applications(JISA)的副主编、《密码学研究》杂志的编委,以及香港金融管理局中央银行数字货币专家组的创始成员。

2.《重离子物理前沿》

授课教师:周小红研究员团队

时间:7月15日-7月19日

地点: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

课程简介:宇宙中几乎所有的可见物质是强相互作用核物质。在微观层次上,核物质以种类众多的原子核形式存在;在宇观层次上,宇宙演化过程中产生高密、高温大质量核物质。重离子物理致力于探索和理解原子核存在的极限和结构、宇宙中化学元素的来源和丰度分布、核物质相结构等重大科学问题。同时,重离子核物理研究成果和发展的实验技术方法在经济社会发展、人民生命健康以及国家安全方面具有重大潜在应用价值。因此,重离子科学与技术是大国必争的科技战略高地。进入二十一世纪,重离子物理面临新的发展机遇。中国、美国、日本和欧洲制定了核物理研究的中长期发展规划,指出在重离子物理研究领域,有待解决的重大科学问题有:元素和同位素存在的极限、原子核的奇特结构和性质、宇宙中重元素的来源、夸克胶子等离子体相变、基本对称性检验等。“重离子物理前沿简介”系列讲座将介绍我国重离子加速器研究装置、奇特原子核结构和性质、天体环境中的核合成过程、强相互作用核物质性质等。

授课教师简介:

周小红,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核物理中心主任。1990年毕业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近代物理系,1995年在近代物理研究所获核物理专业博士学位。1999年受聘科学院“百人计划”项目,2008年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杰出青年”项目,2016年入选中组部“万人计划”科技创新领军人才计划。现担任Chinese Physics C 副主编、日本理化学研究所放射性束物理中心国际顾问委员会委员等。自参加科研工作以来,一直从事原子核结构研究工作,研究成果曾获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牵头完成了“十二五”国家重大基础研究设施“强流重离子加速器研究装置(High Intensity Heavy-ion Accelerator Facility,简称HIAF)”项目建议书。从2015年开始,担任HIAF工程建设副经理,负责实验测量装置的设计与建造。

杨建成,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副所长、党委委员、加速器技术中心主任。十四届全国政协委员,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总工程师,重点研发计划首席科学家。从事核科学技术及应用相关工作,致力于强流加速器动力学前沿与关键技术研究。担任总工程师,完成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强流重离子加速器(HIAF,28亿)总体设计和关键技术攻关。突破核心关键技术瓶颈,带领团队成功研制我国首台自主知识产权的重离子治癌同步加速器。负责建造了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空间环境地面模拟装置(SESRI)离子加速器。发表学术论文200余篇,国际大会报告16次,发明专利29项。2018年获得国家杰出青年基金,并入选国家“创新人才推进计划”中青年领军人才,2019年入选国家“万人计划”科技创新领军人才,2020年获得甘肃省科技进步特等奖,2022年获得胡刚复物理奖,2023年获国家创新争先奖牌奖。

徐新星,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核物理中心副主任,核反应研究室主任。主要从事实验核物理研究以及大规模探测器阵列、电子学与获取系统的研发。在兰州重离子加速器国家实验室负责质子滴线附近核素(20<A<30)的奇特衰变研究,在北京串列加速器核物理国家实验室开展低能核反应机制的研究,在日本理化学研究所开展丰中子原子核的奇特衰变研究,取得了一系列成果,在Physical Review Letters, Physics Letters B等学术期刊发表SCI论文55篇,其中单篇最高他引68次。主持大科学装置联合基金重点支持项目,成功研发了基于ASIC读出系统的4π双面硅条探测器阵列。现在计划针对重锕系核间多核子转移反应特点,解决丰中子超重核素分离关键技术,负责设计建造丰中子超重核素分离谱仪。此设备主要为新一代“强流重离子加速器装置(HIAF)”探索“超重核稳定岛”提供强大的技术支撑。

颜鑫亮,副研究员,硕士生导师,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核物理中心储存环核物理室副主任。2011年11月至2013年11月赴德国马普核物理研究所执行中欧联合培养博士生项目,博士学位论文获得2015年中国科学院优秀博士学位论文。主要研究领域为基于储存环质谱技术精确测量短寿命原子核的质量和寿命,远离稳定线原子核的核结构演化、天体环境中核合成过程,高精度的飞行时间探测器和横向位置灵敏的肖特基探针研发等。

王世陶,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核物理中心放射性束物理室副主任,2012年于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获得博士学位,并留所工作至今。主要从事中高能放射性束相关的物理研究及探测装置研制。参与了CSR外靶实验装置的建造及基于该装置的放射束物理研究工作;国家核物理重大基础设施HIAF正在兴建中,目前正在参与HIAF上高能放射性束物理实验探测系统的设计和研发,及HIAF上将开展的放射性束物理实验的筹划。

张志远,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核物理中心超重核与核结构室副主任,2012年博士毕业于中国科学院大学,主要从事新核素合成和超重元素合成研究工作。依托兰州重离子加速器装置,合成了多种极端缺中子的锕系新核素,建成中国超重元素研究加速器装置的充气谱仪实验终端。在PRL、PRC等学术期刊发表论文30余篇。2019年获中国核物理学会第七届“胡济民教育科学奖”。

侯素青,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中国科学院青年创新促进会会员,国际天体核合成组织(NuGrid)首位中国成员, 甘肃省第二批陇原青年英才。曾获2017年度“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青年科技人才优秀奖”, 2022年获首届中国科技青年论坛一等奖(全国共12人),2023年中国科学院兰州分院 “优秀青年”荣誉称号;长期致力于核天体领域爆发性核合成研究,主持和参加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子课题、中科院先导B、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多个项目,曾提出利用非广延分布解决大爆炸锂丰度问题,在国际上引起广泛关注,被美国天文学会研究亮点官网(AAS)报导,先后5次登上央视。

李健国,副研究员,硕士生导师,于2016年在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获得学士学位,2021年在北京大学物理学院取得博士学位。一直专注于第一性原理计算,研究滴线区原子核的奇特结构,并在该领域取得了显著成就。李健国在Phys. Rev. Lett、 Phys. Lett. B、Phys. Rev. C等国际知名期刊上发表学术文章70余篇,其中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的文章20篇。此外,他还担任Phys. Rev. C和Nucl. Sci. and Tech. 等学术期刊的审稿人。

仇浩,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夸克物质中心核物质相结构研究室主任、重离子科学与技术重点实验室副主任、国家青年QR、核物理学会理事、中国科学院稳定支持基础研究领域青年团队负责人。长期从事相对论重离子碰撞实验研究,参与RHIC上的STAR实验、LHC上的CMS实验研究,以及低温高密核物质测量谱仪CEE的研制,任CEE科学应用系统副总工程师。同时推进无中微子双贝塔衰变实验NvDEx的研制。主导/参与发现三种反物质新粒子,其中反超氚核发现为年度中国科学十大进展。作为主要作者在Nature、Science、PRL等顶级学术杂志发表近十篇论文。

张少锋,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原子物理中心副主任、原子分子结构与动力学室主任。主要从事离子与原子分子碰撞动力学以及超快XUV激光与原子分子碰撞动力学的实验和理论研究,担任“光子、电子与原子碰撞国际会议”(ICPEAC)委员会委员;参与并主持有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科技部重点研发计划子课题等多项课题。在Nature Communication,Physical Review Letters, Physical Review A等期刊上发表论文逾100篇。

段敬来,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材料研究中心纳米材料研究室主任,从事先进核孔膜前沿基础与应用研究工作,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中国核学会射线束技术分会常务理事、中国核物理学会固体核径迹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空间科学学会空间探测专业委员会委员。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项、经费894万元,省部级等其他项目6项,经费4450万元;省部级奖项2项;在Nature Communications等期刊上发表SCI论文100余篇。提出了新型光学吸收机制,实现了国际上最高吸光率的超黑材料,该材料有望显著提升我国的空天探测能力;将核孔膜方法引入至超材料领域,发明了具有超高能量吸收密度的准纳米晶格力学超材料,该材料有望服务于国防领域;提出并实现了具有埃尺度孔径直通孔道的新型核孔膜,性能超过旭硝子等高端进口膜,有望在战略材料提取方面产生重大应用。

杨杰,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特聘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原子物理中心副主任,高能量密度物理研究室主任。2006年于清华大学博士毕业后,先后在美国西北太平洋国家实验室和肯塔基大学从事博士后研究。2010年获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项目资助,加入中科院近代物理研究所,主要从事基于加速器重离子的高分辨激光光谱研究和等离子体物理研究。发表SCI论文60余篇,获得科技部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科学院等各类项目支持10余项。

原有进,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加速器中心首席科学家,中国科学院大学教授。1990年毕业于南开大学物理系,1997年毕业于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获原子核物理学博士学位。曾多次访问德国重离子研究中心(GSI)、日本理化学研究所(RIKEN)及等国际知名研究机构。1993年在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参加工作,主要从事加速器物理及核科学与技术方向的研究。作为骨干人员参加国家"九五"大科学工程-兰州重离子加速器冷却储存环(HIRFL-CSR)的建议和立项,任副总工程师参与组织完成了工程设计、建设。协助负责兰州重离子加速器(HIRFL)装置的运行维护和升级改造,主持新直线注入器设计建造。负责国际领先高精度原子核质量测量、双电子复合精细谱学等储存环实验的加速器研究。负责完成首台国产重离子医用加速器的前期研究及示范装置的质控工作,参与完成国家医疗器械认证,已投入营运。参与国家"十二五"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强流重离子加速器项目,任总经济师。

黄骏仁,研究员,硕士生导师,中国科学院引才计划择优入选者,2021年加入近代物理研究所直线加速器中心,研究方向为加速器物理。2012年、2015年于香港中文大学分别获得物理学学士和硕士学位,2019年获美国密歇根州立大学物理学博士学位。博士与博士后期间分别工作于美国最具代表性的强流强子超导直线加速器FRIB和SNS,到近物所后参与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CiADS和HIAF的加速器物理研究,在束流动力学和束流诊断方面的成果多次发表在本领域的顶级期刊 Physical Review Accelerators and Beams,曾于近物所和美国加速器学校(USPAS)讲授研究生课程。

3.《高等有机化学》

授课教师:Scott A.Snyder教授

时间:7月10日-7月14日

地点:榆中校区秦岭堂A308

课程简介:课程主要讲授有机化学反应的分类、机理以及应用。具体讲授的有机化学反应类型包括离子型反应、自由基反应、周环反应等,以及与这些反应类型相关的常用人名反应。该课程的学习目的是教会学生从更深层次了解有机反应及其应用。

授课教师简介:

Scott A.Snyder,美国芝加哥大学化学系教授。研究兴趣:致力于合成复杂的天然产物,特别是萜烯、多酚和生物碱类的合成。教育经历:2004–2006年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博士后研究;1999–2004年斯克里普斯研究所攻读博士学位;1995–1999年威廉姆斯学院化学学士学位。工作简历:2006年8月–2011年6月任哥伦比亚大学化学系助理教授;2011年7月–2013年8月任副教授;2013年9月–2015年8月任斯克里普斯研究所化学副教授;2015年9月至今任美国芝加哥大学化学系教授。

4.《经典研读》(自选至少8讲)

时间 活动主题 主讲人或负责人 主讲人单位 地点
7月15日—20
8:30—11:15
《道德形而上学奠基》研读 张荣教授 南京大学 榆中校区天山堂A203
7月15日—20日
14:30-17:15
《敏感的主体》研读 孔明安教授 南开大学 榆中校区天山堂A203
7月22-7月27日
14:30-17:15
中国哲学智能论证人工标注读书班 李巍教授 武汉大学 榆中校区天山堂A201
7月22-7月27日
8:30-11:15
易学基础理论 李尚信教授 山东大学 榆中校区天山堂A208
7月16日晚 孔子“为学”观的重大突破及其深远影响 李清良教授 湖南大学 榆中校区天山堂A401
7月18日晚 “真”“俗”之间:章太炎批评王学的思想历程及真正动因 彭传华教授 宁波大学 榆中校区天山堂A401
7月19日上午 经典化及其诠释的东周家族相似概念和实践 王中江教授 北京大学 榆中校区天山堂A401
7月19日下午 先秦秦汉道家的“无名”与“有名” 曹峰教授 中国人民大学 榆中校区天山堂A401
7月21日下午 基于神经符号范式的视觉知识表征的框架问题 费定舟副教授 武汉大学 城关校区齐云楼304
7月22日上午 功利框架与义务框架对两难困境中道德决策的影响 费定舟副教授 武汉大学 榆中校区天山堂A401
7月22日下午 隐喻与中国哲学的说理方式--以早期道家为例 匡钊副研究员 中国社会科学院 榆中校区天山堂A206
7月23日下午 人类文明新形态与欧亚大陆的文明分析理论 李庭绵助理教授 澳门大学 榆中校区天山堂A401
7月24日下午 先秦诸子的正当战争理论 李庭绵助理教授 澳门大学 榆中校区天山堂A401
7月25日下午 “天下”还是“江湖”?中国古典国际关系理论 李庭绵助理教授 澳门大学 城关校区齐云楼304

(1)《<道德形而上学奠基>研读》课程简介:

本课程主要研读康德的《道德形而上学奠基》一书。在18节课里,主要跟同学一起研读《道德形而上学奠基》一书。同学们可以选择不同版本的《道德形而上学奠基》一书。在上课过程中,也可以参考一些二手研读文献。

授课教师简介:张荣,甘肃天水人,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兰州大学飞天学者讲座教授。主要从事中世纪哲学和德国哲学研究。兼任中华外国哲学史学会常务理事,德国哲学专业委员会轮值理事长等。在《哲学研究》等期刊发表论文60余篇,出版专著(译著)10部。入选《哲学社会科学成果文库》1次。主持国家社科基金课题4项。获教育部人文社科优秀成果一等奖1次,省级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二三等奖多次。获南京大学人文科学研究贡献奖。

(2)《<敏感的主体>研读》课程简介:

本课程主要研读齐泽克的《敏感的主体》一书。《敏感的主体:政治本体论的缺席中心》从精神分析理论为武器重新肯定了笛卡儿的主体概念。自从笛卡儿提出“我思”这个主体的幽灵以来,所有的学术力量都加入了旨在驱除这个幽灵的神圣同盟:从现代蒙昧主义和后现代的结构主义,到哈贝马斯式的交往理论家和黑德格尔式的存在之思的辩护者,到认知科学家和深度生态学家,再到批判的(后)马克思主义者和女性主义者。《敏感的主体:政治本体论的缺席中心》力图重新肯定笛卡儿的主体,它分别从三个主要领域来论述主体性:德国唯心主义传统;后阿尔都塞的政治学;以及从(大写)的主体向多样的主体立场和主体化的盖然性转换的“解构主义者”。《敏感的主体:政治本体论的缺席中心》提出了我们如何在一个全球资本主义及其意识形态的补充,即自由民主的文化多元主义的时代重构一种左翼的反资本主义的政治谋划这一棘手问题。

授课教师简介:孔明安,南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杰出教授,博士生导师;兰州大学飞天学者特聘计划讲座教授;全国当代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会副会长;美国芝加哥大学社会思想委员会访问学者(2014-2015);博士生思政课《中国马克思主义与当代》主讲教师。业务专长:国外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哲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当前主要社会思潮的最新发展动态及其批判研究”首席专家。在《哲学研究》《哲学动态》和《马克思主义与现实》等刊物发表论文100余篇。

(3)《中国哲学智能论证人工标注》读书班简介:

本课程是中国哲学智能论证人工标注读书班,旨在通过AI赋能中国哲学教育与研究,训练适合中国哲学论证研究的专属大模型。课程内容包括对中国哲学典范论证素材的深入学习和分析,并结合人工智能技术进行标注。学生将通过带领性的实践活动,掌握大模型训练的数据准备工作,进一步理解和分析中国古典论证文本。课程不仅培养学生的学术研究能力,还提升他们在AI技术与中国哲学交叉领域的实践技能,为未来的学术和职业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授课教师简介:李巍,1982年生,武汉大学哲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青年长江学者,从事中国哲学的教

学与研究。近年来,致力从概念语言、论证策略与修辞方式的角度揭示古典中国思想的新面向,并尝试探索作为现代学术的中国哲学的新路径。代表性成果有“《公孙龙子》:一个哲学样本的确立”“相似、拣选与类比:早期中国的类概念”“合法性还是专业性:中国哲学作为方式”等论文及专著《从语义分析到道理重构——早期中国哲学的新刻画》。同时承担并完成多项相关主题的社科项目。为本科生、研究生开设有“中国哲学导引”“中国哲学与学术史专题”等课程。

(4)《易学基础理论》课程简介:

易学起源、易学的内涵、易卦符号体系、易学象思维、易学哲学、易学跨学科、《周易》经传思想、易学简史等。

授课教师简介:李尚信,山东大学易学与中国古代哲学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教授、中国哲学专业博士生导师,中国周易学会第六届理事会会长,《周易研究》编辑部主任。长期从事易学与中国哲学研究。在周易卦序研究与卦爻辞解读方面富于创见;对易学起源和《周易》古经与中国哲学起源的关系问题均提出了较为系统的看法;较早倡导传统易学生生哲学的当代转化与建构;受悖论与黑格尔哲学以及生生哲学的影响,提出了对有限与无限概念的生生哲学内涵的理解。出版《卦序与解卦理路》等著作2部,在《哲学研究》《中国哲学史》《周易研究》《光明日报》等发表学术论文40余篇,所发论文10多次被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中国社会科学文摘》《中国哲学年鉴》等全文转载或摘载。其成果曾获山东省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三等奖、山东省高校优秀科研成果(人文社科类)一等奖。2010年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

(5)报告《孔子“为学”观的重大突破及其深远影响》简介:

孔子的为学观包含三个突破性观点,一是“必学而后为君子”,二是“学”中必有“思”,三是“为学”必须“读书”“学文”。这种为学观意味着,学习历史典籍、承传“斯文”传统、阐扬圣人大道既是“学为君子”的必由之途,也是每个君子的神圣使命。作为“轴心时代”的典型代表,孔子在为学观上取得的重大突破具有奠基性意义,直接导致了我国“六经”系统的正式确定和经典诠释传统的正式兴起,从而为塑造中华文明的连续性与创新性做出了无可替代的突出贡献。

授课教师简介:李清良,1970年7月生,湖南省新宁县人。现为湖南大学岳麓书院教授,中国哲学方向,博士生导师。1997年毕业于四川大学中文系,获文学博士学位;1998年-2005年任教于湖南师范大学文学院;2006年任教于湖南大学文学院;2007年1月至今,任教于湖南大学岳麓书院。1999年评为副教授,2004年评为教授。2004年入选湖南省“121跨世纪人才工程”、青年社科人才“百人工程”培养对象;2002年11月应邀赴台湾大学访问1个月,任客座副教授;2009年7-8月,应邀赴台湾大学人文社会高等研究院访问2个月,任客座教授。

(6)报告《“真”“俗”之间:章太炎批评王学的思想历程及真正动因》简介:

章太炎秉承事功与学术二元的评价观,对古今中外“既立”诸学都进行分解与批判,其分解与批判的对象自然包括王学。与学界所持“章太炎对王学的态度在不同的阶段呈现截然不同的面貌”的观点迥然不同,本文研究表明,章太炎就其一生而言,大体上都是非王。按章太炎学术发展的内在脉络,可以将其对王学的批评的分为前后两个时期,具体思想历程如下:在章太炎“转俗成真”的学术早期,《訄书·王学》以科学主义的视角批评王学“立义至单”“无组织经纬”,指责王学“以良知自贵”造成与科学的疏离;《谴王氏》以民本主义的原则批评王学“其学既卑,其功又不足邵”《答铁铮》以民族主义的原则批评王学“偏于我见”;《检论·议王》以实用主义的标准批评王学不能治国、不能布政,讥讽阳明为“匹夫游侠之士”,指陈王学之失在于“剀切而不得分齐”。在“回真向俗”的学术晚期,章太炎以佛学的立场批评王学“轻礼教”“尚阴谋”,并批评王学的良知说不能了生悟死,质疑亲民说所造成的思想流毒。总体来看,章太炎一生非王,尽管晚年对王学有所肯定,依然是情非得已,“只是应时方便”,不是真正意义的归王。章太炎在早晚不同时期对王学批评有着不同的侧重,正好印证了其思想经历了由“转俗成真”到“回真向俗”的精神蜕变。

授课教师简介:彭传华,1975年生,江西遂川人。1998年毕业于吉安师范高等专科学校;2005年毕业于南昌大学,获哲学硕士学位;2008年毕业于武汉大学,获哲学博士学位;2014-2017年在浙江大学人文学院哲学系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2008-2017年在浙江财经大学工作,2017年至今就职于宁波大学,现任马克思主义学院三级教授、硕士生导师,兼任贵州大学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博士生导师;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中国语言哲学史(多卷本)》首席专家;浙江省首批高校创新领军人才(2020年)。主持参与国家课题5项,在《政治学研究》《哲学与文化》(A&HCI)《道德与文明》、《社会科学战线》《浙江社会科学》等期刊发表论文六十余篇,其中多篇被人大复印资料、中国社会科学文摘转载。

(7)报告《经典化及其诠释的东周家族相似概念和实践》简介:

东周时代既是“六部”(《诗》《书》《礼》《乐》《易》《春秋》)典籍在儒家谱系中经典化的过程,也是哲人们创立学说及其文本被经典化过程;既是儒家经典诠释学建立的过程,也是道家、墨家和法家诠释学建立的过程。这可以叫做中国古典学的早期形态。

授课教师简介:王中江,主要致力于儒家和道家哲学、出土文献和近现代中国哲学研究。现任郑州大学哲学学院兼职教授和院长、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河南大学黄河文明协同创新中心兼职特聘教授、北京大学高等人文研究院执行院长、中华孔子学会会长、老子学研究会会长。新近著有《简帛文明与古代思想世界》、《儒家的精神之道和社会角色》、《道家学说的观念史研究》、《根源、制度和秩序:从老子到黄老》、《自然和人:近代中国两个观念的谱系探微》等,主编《中国儒学》(合作)《老子学集刊》《哲学中国》等。

(8)报告《先秦秦汉道家的“无名”与“有名”》简介:

“名”是先秦思想的重要资源,道家也必然面对并讨论这一问题,但关于“名”,道家呈现出截然相反的两种姿态,一种是“无名”,一种是“有名”,这看似矛盾,其实并不矛盾。只要理解了道家“道”“物”二分的思想结构,理解了道家不同流派对于现实政治的不同立场,就能够明白,无论是“无名”还是“有名”,对于道家而言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授课教师简介:曹峰,现任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日本东京大学博士毕业。曾任山东大学文史哲研究院教授、清华大学哲学系教授。曾获全球华人国学大典国学成果奖,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黄老道家思想史》首席专家。主要研究先秦秦汉哲学。发表论文180余篇、译文40余篇,出版著作、编著、译著20余部。担任老子学研究会副会长、秘书长。

(9)报告1《基于神经符号范式的视觉知识表征的框架问题》简介:

我们拟探讨在人工智能领域中,神经符号学范式下的视觉表征所面临的“框架问题”。这个问题涉及到如何在动态环境中为机器人或自动驾驶找到一个合适的描述公理集,从而能够合理表达环境变化下的自动驾驶的感知、决策和执行三个关键环节,并指出传统符号计算模型的逻辑缺陷。特别是我们将讨论非单调推理在处理行动和变化推理中的作用,以及如何在视觉空间混合计算中应用缺省推理来解决框架问题。本研究将说明,尽管如此,框架问题依然存在,这个结果表明神经符号方法有其固有的逻辑缺陷,这个会影响到自动驾驶中的安全问题,进而影响到人类与人工智能系统的信任。

报告2《功利框架与义务框架对两难困境中道德决策的影响》讲座简介:

本次报告将深入探讨个体在道德决策中的判断过程的一个重要方面,即道德判断的表述框架如何影响人们的道德选择的,揭示两个描述框架即功利框架和义务框架如何显著影响人们的道德选择的内在机制。我们通过实证实验发现,当情境以功利框架呈现时,个体更可能基于行为后果的总体利益来做决策;相反,在义务框架下,个体更倾向于遵循道德规范和义务。此外,个体的固有道德倾向会增强这些框架效应。研究还指出,反思性思维的启动能够促使个体在道德决策中更加偏向于义务主义,尤其在义务框架下更为显著。这些发现对于理解人们如何在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遵循规则与追求结果之间进行权衡具有重要意义,同时更加深入地认识到道德判断的复杂性和多维度。

授课教师简介:费定舟博士,武汉大学前沿交叉学科研究院和武汉大学哲学学院副教授,专长于人工智能与哲学和社会心理学的交叉领域,聚焦于视觉认知计算、认知神经科学以及推理与决策心理学等方面研究。费博士在中文和国际英文期刊上发表了多篇有影响力的论文,尤其在人类情绪传染的计算模型和道德情绪的正向作用方面的研究得到了学界的多次引用。

(10)报告《隐喻与中国哲学的说理方式——以早期道家为例》简介:

在现代学科的研究视野中,中国古典哲学的主流普遍被认为缺乏理论论证的兴趣或者能力,并在这方面与西方哲学形成强烈的对比。但这种观察,往往建立在窄意义的对于逻辑或分析性的理解之上,事实上,在世界范围内,人类理性思维的方式均不限于西方哲学的经典样板所能提供的范围,20世纪80年代以来对于“隐喻”问题的研究便对此提供了很好的反例,“隐喻”不再仅仅被视为美化语言表达的外在手段,而是我们理性思维的基本方式之一。道家的某些观点,为我们在中国哲学的语境中理解这一点提供了非常好的例子,而通过对这些例子的研究,更可进一步对传统上被认为固有的中西哲学之间差异加以深层讨论。

授课教师简介:匡钊,哲学博士,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所副研究员,中华孔子学会理事,国际易学联合会理事。主要从事先秦哲学研究,有论、译文五十余篇,有专著《先秦道家的心论与心术》,译著《中国哲学之精神及其发展》。承担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两项。

(11)报告1《人类文明新形态与欧亚大陆的文明分析理论》简介:

伴随着“文明型国家”论述的兴起,国际关系理论学者尝试用中国古代哲学与制度实践来勾勒文明型国家的国际关系与外交理论。这个讲座聚焦于“文明国家”的当代性,以新欧亚主义视角探讨当代欧亚大陆“文明国家”对于本国作为新形态文明的理解,及其如何建构与实践文明型国家的外交原则。

报告2《先秦诸子的正当战争理论》简介:

中国古典哲学以政治思想最为丰富,其中包含许多关于国际关系,世界秩序与战争伦理的讨论。由于春秋战国的现实情况,“如何止战”成为先秦思想家尤为关注的问题。这个讲座介绍儒家与墨家的止战方案以及儒、墨、道的战争伦理学论辩,并探索其当代价值。

报告3《“天下”还是“江湖”?中国古典国际关系理论》简介:

讲座以国际关系理论的“理想主义”与“现实主义”之分来勾勒中国古代哲学传统中的国际关系理论。讲座将介绍儒家与墨家版本的“理想的现实主义”的“天下”与庄子版本的“现实的理想主义”的“江湖”,并探讨“江湖”如何成为当代中国国际关系理论的思想资源。

授课教师简介:

李庭绵,澳门大学哲学与宗教学系助理教授。为台大中文学士、鲁汶大学哲学硕士、鲁汶大学汉学博士。其研究成果发表于《现代哲学》, Dao: A Journal of Comparative Philosophy, Religions, Ethical Perspectives, Kritike: An Online Journal of Philosophy, Contemporary Chinese Thought, Philosophical Forum, Oriens Extremus等海内外期刊。曾主持科研项目有“A Strategic Reading of Classical Chinese Philosophy从兵书中的战略思维解读先秦诸子哲学”;现主持科研项目为“Confucian Just War Theory: The Case of Punishment Theory儒学的义战理论: 以惩罚理论为中心的讨论”。李博士主要研究领域为古代墨学及其当代价值。相关作品有 “Interstate Relational Ethics: Mengzi and Later Mohists in Dialogue” (Religions) 与 “Can Confucianism Morally Justify the Just Hierarchies? Mohismt as An Alternative Solution” (Ethical Perspectives) 等,意在阐明墨学的国际关系理论及其当代价值。


二、通识课程《星火燎原,未来已来——通用人工智能技术的进展与行业应用》

授课教师:贺胜、李礼、齐白玉

时间:7月29日-8月1日

地点:榆中校区秦岭堂B109

课程简介:本课程旨在深入探讨通用人工智能技术的最新发展及其在多个行业中的广泛应用,同时为大学生提供应对AI时代的策略和技能培养。课程内容涵盖人工智能的起源和发展历程,重点解析近年来AI技术的突破性进展,如深度学习、自然语言处理、机器视觉、大模型等领域的创新。通过案例分析和实验操作,学生将了解如何利用AI解决实际问题,并掌握基础的AI开发技能。此外,课程还将讨论人工智能对教育、医疗、金融、制造业等关键行业的深远影响,探索AI技术如何助力这些行业的转型升级。针对大学生而言,课程强调了在AI时代所需的关键能力,包括批判性思维、跨学科知识整合及创新能力的培养。这门课程不仅是技术传授的平台,更是引导学生思考未来社会与职业发展的窗口。通过学习通用人工智能的原理和应用,学生将为即将到来的技术驱动的未来做好准备

授课教师简介:

贺胜,认知智能全国重点实验室智能教育中心研究员、安徽省科普作家协会理事、中央电教馆人工智能系列教材副主编及编者,历任科大讯飞系统架构师、高级产品经理。

李礼,科大讯飞高教研究院院长、华东师范大学传播学院数字媒体艺术专业学位研究生校外导师、北京师范大学就业导师、北京邮电大学创新创业导师、江南大学人工智能学院创新创业导师、首都师范大学科德学院客座教授、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教育政策与规划专委会会员

齐白玉,科大讯飞高教研究院研究员,讯飞高教西北区解决方案与咨询总监。科大讯飞高教研究院研究员,讯飞高教数字课程负责人,具备6年教育信息化、数字化转型产品、解决方案经验,长期聚焦人工智能、大模型、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科研创新等业务的战略规划、解决方案、咨询设计等工作。


三、高级英语课程《英语听力与口语》

授课教师:兰州大学语言外教Stephen、Louis

时间:7月15日-8月2日

地点:榆中校区致远楼914、916、917


四、学术报告

1.数学专业学术报告

邀请贵州师范学院数学与大数据学院学术院长周加足教授,云南师范大学郭震教授,重庆师范大学程新跃教授,广西大学广西数学研究中心张晓教授等国内外知名学者利用“暑期学校”,8月2日在榆中校区为全校师生开设专题讲座。每场讲座之前将在学院官网和学校官网发布讲座信息,敬请广大师生关注。

主讲人简介:

周加足,教授、博士生导师,贵州师范学院数学与大数据学院学术院长。美国Temple 大学博士, 武汉大学本科,硕士。研究方向为整体微分几何﹑积分几何﹑凸几何分析﹑几何分析不等式等;在Trans. AMS 、Adv. Math. 、Sci. China Math. 、Adv. Appl. Math.、Proc. AMS. 等国际数学期刊上发表论文70余篇;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及教育部重点基金等8项,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项。荣获1997香港求是杰出青年学者奖、2018中国政府友谊奖、2020重庆市国际科技合作奖、2011重庆市友谊奖、2016重庆市科协首届自然科学优秀学术论文奖;以及贵州省“黔中英杰”、中华人民共和国外国专家局重点引进专家等称号。曾任中国数学会第11届常务理事;西南大学数学与统计学院教授、院长助理、数学研究所所长;武汉大学特聘讲座教授等职务,以及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科技部、教育部国家人才项目和基金评审专家。

郭震,云南师范大学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领域是微分几何,主要研究方向是子流形的微分几何和切触几何。曾任云南师范大学数学学院院长、数学学院名誉院长,云南省人民政府参事,中国数学会理事,云南省数学会理事长。曾主持6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发表科研论文50余篇,出版专著1部, 培养研究生50余人。享受省政府特殊津贴,被教育部授予全国优秀教师称号。

程新跃,重庆师范大学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整体微分几何。历任重庆市数学会副理事长,重庆欧美同学会第一、二届理事会理事, 欧美同学会中东欧分会理事。先后主持近十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作为主要研究人员先后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专项项目、科技部“中国-匈牙利政府间科技合作项目”、欧盟第七框架项目(Seventh Framework Programm)各一项。

张晓,广西大学广西数学研究中心教授、执行主任中国科学院数学与系统科学院研究员,研究方向为微分几何、数学物理;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入选者、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广西壮族自治区八桂学者、广西大学君武学者,麻省理工学院、哈佛大学等多家名校访问学者。主持自然科学国家杰出青年基金及多项面上项目,广西壮族自治区八桂学者基金、广西大学君武学者基金项目,取得多项科学发现成果,多次组织国际数学学术会议。

2.人文专业学术报告

(1)报告题目:廿二史札记导读

主讲人:叶炜教授

时间:7月16日9:00-10:40

地点:榆中校区致远楼912

主讲人简介:叶炜,祖籍苏州,1971年生于北京,1990至2001年就读于北京大学历史系,获历史学博士学位。现为北京大学历史系教授,主要研究领域为南北朝隋唐史和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史。主要成果包括《南北朝隋唐官吏分途研究》、《新出魏晋南北朝墓志疏证》(与罗新教授合著)及《中国古代史十四讲》等。

(2)报告题目:从中古服饰看中古制度

主讲人:叶炜教授

时间:7月16日15:00-16:40

地点:榆中校区致远楼912

主讲人简介:叶炜,祖籍苏州,1971年生于北京,1990至2001年就读于北京大学历史系,获历史学博士学位。现为北京大学历史系教授,主要研究领域为南北朝隋唐史和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史。主要成果包括《南北朝隋唐官吏分途研究》、《新出魏晋南北朝墓志疏证》(与罗新教授合著)及《中国古代史十四讲》等。

学术报告后续将陆续发布,请关注萃英学院网站通知。

上一篇:【暑期学校】兰州大学萃英学院2024年暑期小学期课程安排
下一篇:【暑期学校】萃英学院2024年暑期小学期专题训练营面向强基班选拔营员的通知

版权所有:兰州大学萃英学院     邮编:73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