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萃英记忆
2017级萃英学院人文班 梁雪微
八月的风里带着些暑气,窗外的蝉声不绝于耳,久而久之,偏生出一股静谧,惹人发呆,两年前刚迈入萃英学院时的景象不假思索便浮现于脑海。
那时候的我,初到新天地,对一切都是满满的好奇,自以为不露痕迹地打量着在观八自习的学长学姐,佯装淡定地走过一间又一间与天山堂装修风格迥异的教室,面带微笑内心却犹豫着要不要主动向其他专业的新同学打招呼,结果稍微偏一偏头,又被咖啡厅沙发旁阳光下的盎然生机吸引……后来,经过暑期小学期的全英文课程学习与临夏回族自治州暑期实践、兴隆山素质拓展等活动的考验,我才正式成为了萃英学院2017级人文班的一员。
转眼,就是两年。
赫尔曼·黑塞在《德米安》里说“每个人的生命都是通向自我的征途,是一条小径的悄然召唤。”因为我们真的没有办法成为别人,只有做好自己。可如何才能做好自己,甚至,该如何区分出真实自我和伪自我,都是生命里的难题,我阅历尚浅,无法给出合适的答案,但回忆在萃英的生活和学习,我似乎有了一个可以寻找答案的方向。
我曾以为基础学科的学习是机械而枯燥的,但萃英让我改变了这样的看法,在这里,现实和远方同样重要。学院鼓励大家去做自己感兴趣、乃至热爱的事情,并为我们实现自我价值提供了无数的机会与途径,她看似高端优雅,不好接近,实则温馨可爱,任何一件有关学生的小事,学院都会用尽心思,她在试着向学生靠近,而不是以命令驯服我们。在这里,我积极完成社会实践和志愿服务、担任班级班长、学生会部门负责人等多种学生工作、参加各类文娱艺术活动,开始渐渐相信,未来无限大,我们每个人都有更广阔的天地,更冒险的尝试,就像观云楼第八层挂着蓝底白字的醒目院训——“我有世界,世界有我。”
此外,得益于学院提供的优秀平台,我有幸聆听到很多位人文学科领域的教授学者们的相关学术观点与学术争鸣,听到了各位优秀学长学姐们的学习经验和人生选择,渐渐地,平平无奇的我被前辈师长们鼓舞得心潮澎湃,开始慢慢尝试并加入力所能及的历史学科相关项目研究中,先后完成了校创、国创等科研项目,初尝所谓“学术”的快乐,在课程学习和论文作业选题中变得游刃有余,不在害怕失败,不在恐惧未来。直到现在,我也可以站在人生的岔路口上,挺胸抬头,扬起嘴角,说上一句:“未来,你好。”
感谢学院让我成长,并让我相信,“我们永远都是惊天动地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