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lcome!欢迎进入兰州大学萃英学院

0931-8913399

当前位置: 本站首页 > 学术科技 > 正文

[中国高等教育]周绪红:区域发展与大学的使命

发布人:admin 浏览量: 发布时间:2011-11-24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鲜明地指出:高校要牢固树立主动为社会服务的意识,全方位开展服务。诚然,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作为传播知识、应用知识、创新知识和培养人才的高地,大学的社会服务职能日益彰显,在国家及区域发展中的推动和引领作用更加突出。服务社会和区域发展,已成为高水平大学办出特色和优势的战略支点,扩大办学资源的重要途径;大学为社会服务、促进区域发展的能力和贡献,也已成为衡量一所大学办学水平的重要指标。 一、服务区域发展是大学的重要使命

现代大学从诞生之日起,就是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引领者和推动力。以“欧洲大学之母”著称的意大利博洛尼亚大学,是欧洲大陆十四世纪最知名的高等学府。当时欧洲著名学者但丁、彼特拉克、达皮斯托亚、达斯科利等人云集此处传道授业,可谓是英才荟萃,意大利迅即成为了欧洲思想文化的中心,为其成为文艺复兴运动的中心奠定了雄厚基础。德国的洪堡大学在世界高等教育史上享有盛誉,确立大学科学研究职能,建立了大学与所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紧密关系,从而使德国一跃成为第二次工业革命领头羊,其自身也很快成为了世界大学学术中心,对德国在一战后的崛起功不可没。令世人注目的“硅谷现象”与斯坦福大学的科技贡献和研究成果迅速转化能力息息相关。自斯坦福大学1953年建立科技工业园区到20世纪70年代,斯坦福大学电器工程系与科技工业园区及整个硅谷地区的不断互动,使得“硅谷”一跃成为世界电子工业的心脏、高科技产业的摇篮。由此可见,大学肩负着为社会进步和可持续发展提供人才支持和创新知识的历史使命,而推动和引领区域发展是大学服务社会职能的重要体现。

人类进入21世纪以来的10年,特别是世界金融危机,让我们更加明确,知识经济和发展问题高度关联,知识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贡献率越来越高,创造和应用知识的能力与效率成为影响一个国家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重要因素。在这次世界金融危机中,传统发展模式难以为继,知识和科技是克服经济困难的根本力量,是各国摆脱危机、实现复苏的重要动力。正是这种时代变化,把作为生产、传播知识,培养创新性人才的大学推向社会的中心舞台,大学与社会的关系更是前所未有的密切。高水平大学是区域高层次人才聚集的高地,是知识传播与创新的重镇,是科技创新、成果转化和技术转移的主体,是传播科学精神和推进文化建设的重要力量,当时代把大学推向社会的前台时,它的第一舞台就是所在区域。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就是大学整合人才资源和科研力量以及通过广泛的学术交流与合作,着力解决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大理论问题和现实问题,为区域发展提供人才支持,成为区域创新体系的基本组分和核心力量,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引领和骨干作用,并在促进区域发展中提升自我,实现学校发展与服务社会使命的有机统一。高水平大学往往对于所在区域了解更深刻,问题更清楚,情感更密切,相应地服务要更自觉,要从传统的“自我中心”模式向“社会中心”模式转变,要变被动的服务为主动的服务,更加自觉地以所拥有新知识、新信息、新技术和新思想引领和推动区域发展。

还需要指出的是,为了保持经济又好又快发展,近两年来,我国及时推出了十大重点产业调整振兴规划,先后批准了《辽宁沿海经济带发展规划》、《横琴岛总体发展规划》、《关中-天水经济区发展规划》等11个区域经济发展规划,区域经济正以一个全新的概念,促进着中国经济继续较快发展;区域间经济协调发展被赋予了更加突出的时代使命与责任,并因此上升为新的国家战略。现在国家的区域发展战略布局已经从南到北、由东向西、从沿海到内地,呈现多极发展、齐头并进的态势,推动我国经济走内涵式发展道路。可以看出,区域经济发展将成为促进中国经济继续回升向好的新的重要引擎。高水平大学应该主动适应区域发展的战略,依托自身的学科优势,主动寻求与区域协调发展的战略契合点,积极参与并引领区域创新体系建设,以自己的优势和特色服务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和整体创新能力提升,这既是高水平大学的基本职责,也是其发展建设的必由之路。

二、服务区域发展是高水平大学建设的重要途径

大学服务社会决不能把服务全社会与服务区域发展对立起来,一所大学立足地方,如果不能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服务,就不可能成为一流大学。在发达国家,任何一所著名的高校,它的影响首先体现在对本地发展的影响,体现在服务于当地的经济、社会发展上。假如地处“硅谷”的大学不首先为“硅谷”地区服务,不在“硅谷”进行创新教学和科研活动,就不会有世界上著名的“硅谷”。因此,可以说,大学对区域发展的服务能力和贡献程度可以作为衡量一所大学办得好不好的重要指标。当前,随着我国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步伐的加快,大学地位和作用越来越受到重视,不少地方政府都把促进大学发展作为培育区域核心竞争力和解决区域发展难题的基础工程,在土地、资金使用上对大学进行重点投入,大学的发展得到了地方政府的大力支持。大学有责任有义务发挥知识、人才、思想、文化、科技资源集聚的优势,加强科学研究和科技成果转化力度,为多方位解决区域发展面临的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科技、人口、环境等复杂问题提供帮助。

作为中国最西边的教育部直属重点综合性大学,西部是兰州大学发展壮大的战略依托和广阔舞台,扎根西部、服务社会,是兰大承担的最主要的社会责任和最朴实的社会抱负,“做西部文章,创一流大学”已成为兰大最重要的发展理念。为此,学校始终把解决西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大现实问题与理论问题作为重要使命,形成办学特色和优势领域的重要切入点,走出了一条在西部欠发达地区创办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的路子。

在人才培养方面,兰州大学已为国家培养各类人才10余万名。我校成为教育部直属高校中唯一在西部地区招生过半、毕业生就业过半的大学,为西部的发展建设提供了有力的人才支持。

在学科建设方面,学校选择具有优势和地域特色的学科进行重点扶持和建设,并为区域经济发展和结构转型提供科技服务和政策咨询,在西部资源与环境变化、有色矿产、石油化工、风沙动力、灾害机理、绿色化学、道地药材、高寒生态、干旱农业、草业科技、区域经济、城市规划、西北民族社会、地方传统文化、政府绩效评价、医疗卫生服务等领域形成了一大批具有西部特色和地方优势的应用研究方向。

在科学研究方面,学校特别注意突出科学研究的西部特色,强化为西部经济建设服务的意识,把地域劣势变成学科建设的特色和科学研究的优势。学校地处青藏高原、黄土高原交汇地,辽阔而神奇的西部有许多独特的研究领域。西部地区以黄土、沙漠、戈壁、高原、冰川为代表的地貌特征,以干旱、高寒、风沙等为特点的脆弱生态环境,以镍、锌等稀有金属和石油、风能、太阳能为代表的能源资源富集的资源优势,以敦煌、古丝绸之路、八千年中华文明、多民族和谐共生发展为表征的丰厚历史文化积淀,这些都为科学研究提供了广阔的舞台和天然的试验场。我们将创新与科学研究紧密结合,着手构建国家目标和自由探索相结合、以质量和创新为主导的创新体系,承担国家重大科研任务的能力显著增强,科研工作更加贴近国家和区域发展需求。以兰大为依托单位的《中国西部牧草、乡土草遗传及选育的基础研究》获得“973计划”立项支持;半干旱气候与环境观测站已成为国际半干旱气候与环境研究最重要的观测站;自然地理学学科研究群体,长期坚持野外观测与实验室工作相结合,其成果“中国西北季风边缘区晚第四纪气候与环境”获得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力学学科研究群体与中科院的合作成果“中国北方沙漠化过程及其防治”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学校在干旱半干旱地区集水农业、高效农业、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及节水灌溉等方面的成果在甘肃定西、会宁、榆中等地推广示范,已经被甘肃省政府为解决缺水问题的“121工程”所吸收,取得了显著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学校哲学社会科学领域还紧紧围绕国家建设的重大问题、结合西部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需求,加强综合性、战略性、前瞻性的应用研究和对策研究。学校主持完成的《“十一五”期间加大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力度的政策建议》上报中央得到采纳,向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提供了咨询报告《反对新疆分裂主义活动的文化对策研究》受到高度重视,出版《中国西北区域发展蓝皮书》、《中国西部经济发展报告蓝皮书》、《跨国民族理论问题综论》、《地缘政治中的西北边疆安全》等著作,达到国内同类研究的较高水平。西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的“三农”问题及对策研究获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支持,中国西部经济社会发展监测获科技部国际合作项目支持,《中国的中亚战略与对策研究》、《西北民族关系与宗教问题研究》、《百年敦煌学史研究》中标教育部重大课题攻关项目。

走与地方政府、科研机构、企业合作发展之路,是服务区域发展的有效方式。学校与地方政府、企业、社会开展了全方位合作,广大科研人员走出书斋,把实验室建到了西部的厂矿企业,把论文写在西部广袤的土地上。目前,我们与甘肃14个市州均有科技合作,涉及全省82个县区中的61个,科技合作覆盖率达到75%。同时,学校把服务地方的覆盖面向新疆、宁夏、青海、内蒙古等省区延伸,服务区域发展的框架初步形成。与国家大型骨干企业金川公司、兰州石化签订全面合作协议,为推进企业技术进步服务;与中核集团公司404厂的合作开创了学校与军工科技企业合作的新局面;与金川集团共建联合实验室入选2006年中国高校-大型企业合作科技创新十大案例,标志着学校与国内重点企业强强联袂建设国家科技创新体系基地方面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上述成果说明,只要坚持做西部文章,我们就能把西部的地域特点变成研究特色和学科特色,把区域劣势转化为科学研究的优势和学科优势,使之成为人才队伍建设的重要依托,学校核心竞争力的源泉;说明站在学术前沿与服务区域发展并不存在不可逾越的鸿沟,而存在着区域问题上升为国家战略甚至国际科学问题的可能,即我们做的事情是西部的,但我们解决的问题是国家的,学术水平是世界的;说明兰州大学已成为西部科技创新的重要基地、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咨询中心和区域创新体系的引领力量。

多年的探索与实践表明,服务区域发展是高水平大学自身存在与发展的内在需要,是大学价值实现和培育自身核心竞争力的重要途径,是一所大学在高等教育领域竞争格局中脱颖而出的战略支点。这样做不仅不会影响高水平研究型大学建设,而且可以更好地促进学校自身的发展,成为高水平大学研究型建设的重要途径。

三、区域协调发展应注重欠发达地区优先发展高等教育

区域,是占有一定的地域空间,具有特定的政治因素、自然条件、经济状况以及社会环境的地域范围,是由内部诸要素,如资源、环境、人口、经济组织、社会组织、基础设施、文化背景等有机联系而构成的一个复合体。区域包含的地区一般具有同质性,密切的相关性、协调运转的整体性和相互交叉的渗透性。当然,在任何一个国家,区域发展都是不平衡的,区域协调发展,就是强调把区域发展差距控制在合理限度内,发挥各地区的发展潜力和优势,从而推动经济社会的稳定发展;而逐步改善区域经济非均衡发展、激发欠发达地区的经济增长潜力就成为优化经济结构、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关键。

在知识经济时代,知识发展水平上的差距在区域发展中具有根本性意义。经济和社会发展比较落后的西部地区的知识发展水平远远落后于其他发达地区,最需要优先实施知识发展战略,优先扩大全民获取、吸收、交流知识的能力,而发展高等教育的本质就是对人力资源加以开发,促进经济与社会协调发展,逐步缩小地区发展差距。因而,高等教育的发展,就是区域发展的重要内容,是优化教育资源配置,促进教育公平,构建和谐社会的必要条件。站在我国高等教育发展新的历史起点上,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从政治高度和长远角度系统分析、深入研究高等教育区域协调发展问题,既是高等教育自身科学发展的重要任务,也是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课题。

首先,要解决高等教育资源配置和布局不合理问题。西部区域的重点高校少、直属高校少、重点学科少、重点实验室少、研究生学位授权点少、学科门类少、人才匮乏;由于高校数量少,招生名额少,西部区域各省毛入学率低、高考录取率低。为此,国家应该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统筹东中西部区域高等教育资源配置,对市场经济条件下高等教育区域发展进行宏观调控,建立均衡机制、协调机制和补偿机制。

其次,解决高等教育投入能力差别巨大的问题。我国已确立了中央和省级政府两级管理、以省级政府管理为主的高等教育管理体制。中央和地方财政拨款是高等教育办学经费的主要来源,政府是高等教育资源的主要分配者。由于各省市经济发展水平存在较大差距,导致各省市高等教育经费投入出现两极分化趋势。必须看到,区域发展之间存在较大的差距,是由于政策、历史、资源等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要缩小区域高等教育投入能力差别,需要逐步完善高等教育投入制度,使中央政府能够适当分担中西部区域省级政府的高等教育投入,同时将中央财政转移支付资金重点用于中西部区域,逐步缩小地区间资金投入差距。

第三,解决西部高等学校的办学条件较差,债务负担较重的问题。1998年以来,西部高校在高等教育迅猛发展的情况下,低成本扩张,超负荷运行,投入不足,债台高筑,运行艰难,导致整体办学条件较差,生均教学辅助用房、生均校舍面积和生均宿舍面积与国家要求差距较大。基础设施严重滞后的状况,极大地影响了西部高校的进一步发展和高层次人才的供给,影响了西部高等教育的健康发展。国家应充分考虑西部高校面临的特殊困难,继续增加投入,尽快改善西部高校基础设施滞后的状况,使西部高校轻装上阵,增强西部高校的自我发展能力,缩小与全国高等教育的差距。

第四,解决西部高层次人才队伍不足的问题。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高等教育进入了快速发展期,各高校对高层次人才的需求速度也与之相伴,出现了人才大流动,主要流动方向是西部高校的优秀人才向东部流动、普通高校的优秀人才向重点综合性大学流动,进一步加剧了东西部高校的差距。因此,要采取“稳定现有人才,培养急需人才,开发民族人才,引进优秀人才”的西部区域人才队伍建设方略,坚持把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和民族人才队伍建设并举作为西部人才队伍建设的关键所在和战略重点,建立有利于西部留住人才、吸引人才的收入分配机制;建立西部高层次人才合理流动机制和补偿机制;完善对口支援制度,扩大范围,提高层次,双向互动。

令人鼓舞的是,《教育规划纲要》中提出了4项支持中西部发展高等教育的举措:设立支持地方高等教育专项资金;实施中西部高等教育振兴计划,加大对中西部地区高等教育的支持;新增招生计划向中西部高等教育资源短缺地区倾斜,扩大东部高校在中西部地区招生规模;加大东部地区高校对西部地区高校对口支援力度等,切中要害,举措有力,必将为中西部地区高等教育较快发展进而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带来重要机遇,希望就在前面!

(《中国高等教育》2010年第24期)

an>

上一篇:杨叔子院士:诚信是科学研究的底线
下一篇:健全质量保障体系,提高人才培养水平——本科教学工作系列报道一

版权所有:兰州大学萃英学院     邮编:73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