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lcome!欢迎进入兰州大学萃英学院

0931-8913399

当前位置: 本站首页 > 学术科技 > 正文

萃英学院人才培养工作的三点思考(摘自《兰州大学报》第851期第二版)

发布人:杜生一 浏览量: 发布时间:2014-05-19

本人有幸在萃英学院工作,在高等教育改革的前沿,直接参与“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试验计划”,探索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创新。千头万绪之中,常学常思,在如下三个方面有一些体会和心得。

第一,“三学”即学生、学者、学术,是立院之本,是学院工作的基础。

学生总是第一位的。学生成长成才的需要、基础学科领域领军人才的需要是萃英学院成立的前提。改革开放三十多年的中国,在日益强大中需要技术的突破性创新,需要象钱学森一样的大师级科学家横空出世,这也是催生“拔尖计划”出台的历史背景和现实需求。

学者,其主体是教师。但我更愿意称之为学者,是基于知识开放的时代背景。随着网络的普及,知识不仅爆炸了,而且开放了,不再是专业人士的独门绝技,更不是大宅门里传儿不传女的秘方。传道者先行道,授业者先从业,解惑者先有惑。师生关系变化的一个根本标志,就是从以前的“授受模式”转变为“共同学习模式”,正所谓“大鱼前导、小鱼从游”。学院的党政管理人员、教辅人员等,也都要按照学者的标准要求自己,在做好管理服务工作的同时,加强学习和研究,不断提升管理服务水平,为身边的学生做出表率。所有被学生称之为“某老师”的人,都应该有大鱼前导的意识,时刻给小鱼们做出样子,在学生周围营造学习的氛围、成长的氛围,使学生在课堂内外,处处行道、处处皆见学问。又如同春风化雨,润物无声,潜移默化,不求闻达,不计回报,方显师者本色。

教师施教、学生求学的全部过程,都是学术活动。学术,可能是研究的学术,或者教学的学术。大学不同于研究所,教学的学术是教师最基本的职责,应是教师最基本的专长。但这种常识却经常性地、莫名其妙地被颠倒了。在我看来,所有师生之间的活动,都离不开学术。如果一定要将教学与研究分开,那么萃英学院的任务就是:发扬教学的学术,以培养学生研究的学术之能力。

学生、学者,都是学院的主人。学院工作的核心任务,就是服务学生、服务学者,服务他们之间的活动(即学术)。服务,不仅包含着教室、实验室等硬件的内容,也包含着良好环境氛围的营造,以使学生、学者能够愉快舒适地从事学术活动。

第二,“三法”即教法、学法、考法,是教改之鹄,是学院工作的重点。

我们的高等教育模式,承继了苏联的衣钵,在快速培养实用型人才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在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战略科学家方面却有着天然的缺陷。正如钱学森所说的,我们的大学不是按照培养创新人才的方式来培养人的。这种模式最大的问题就是“应试教育”,老师教点啥、学生就学点啥,就象大鱼和小鱼都放在小游泳池学习,所见有限,更没有风浪的考验,一到知识的大海中,就会迷失方向。

教师的教法要变。很多老师教书育人的责任感令人敬佩:备课非常认真,课时数要保证,讲授时间要保证,出发点都是为了帮助学生打好知识基础。殊不知,很多时候学生就象被绑架到课堂一样,呆若木鸡地忍受着老师的喋喋不休。这种填鸭式、满堂灌的方式是不符合学习科学、人脑科学的。教师的教法必须要变,要从“以教师为主体”,改变为“以学生为主体”,从“传授知识”转变为“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多年来,大学里科研成为大事,成果多的人被认为水平高,教师对在教学上的投入感到不划算,更没有心思考虑教材教法改革这种“小事”,也不愿花很多时间和学生泡在一起,遑论用烟斗“熏”学生了。这也是教法难变的一方面原因。但教法必须变,讨论式、研究式教学必须成为主流,有知名教育家就提出“教一练二考三”。另外,要让我们的教师认识到:每门功课不仅是专业知识,且都有育人功能。教师是“闻道在先”的学习者,教师对知识、对真理的不懈追求,本身就是道德教育最近最好的典型。

学生的学法也要变。虽然中学教育的改革已经初见素质教育的成效,但应试教育仍然是其主要形式。我们的学生都是应试教育大环境中脱颖而出的佼佼者。从小学到中学再到大学,教育者通过考试选择学生,“选择”仿佛成了教育的目的。在萃英学院,我们希望那些对相关基础学科真正感兴趣、确实有潜力的孩子进入拔尖计划,因为学习自己最感兴趣的东西,会既轻松又快乐,也最有可能成为未来的科学家。但是家长往往看重这里优质的教育资源和荣誉,学生往往通过考入萃英学院来证明自己依然优秀。这种“选择”和“被选择”的惯性,使我们选了一些不该选的人,也使学生“误入歧途”。综上原因,不少学生主动性不强,只等老师教什么、不想自己学什么,往往造成“教三练二考一”的局面,知识的视野很难打开,只知道在有教练陪同的泳池中游泳,不敢也不想在知识的大海中畅游。他们能够捕捉老师教学的重点,却很少质疑老师的观点,对参与讨论不积极,不能有效配合教师组织的讨论式、研究式教学。有些同学甚至练就了身在课堂、心游八极的硬功夫和忍受力。质疑,是学法改变的关键,有质疑的精神,锲而不舍地寻求释疑之道,这样才能提高学习效率。

教学管理要变考法。考法是教法和学法的桥梁。通过考法改革,建造一个宽阔的大桥,就可以接通教师教法、学生学法之间的鸿沟。考法可以推动教法,考法也可以促进学法。传统考法的一个极端情况是:老师自顾自地讲了一学期,然后期末出5道大题,1题20分,有些学生就直接懵了、挂了。事实上,学生在第2、3周的时候就已经出现了学习困难,但老师不知道,问题积压到期末,统一报销了。萃英学院实行小班教学,这种考法是不被允许的。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就必须经常性地组织各种形式的考核,以检查了解学生掌握知识的情况,指导促进学生在广度和深度上不断拓展。要淡化考试的功利性(如学生排名)和选择性(如只是为了淘汰或入选)功能,强调考试对教学过程、学习过程的检验功能,以及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相互交流、取长补短的功能,着重唤醒学生对新知识和新能力的渴望,而不是对名次、荣誉这些短期目标的兴趣。

第三,“三生”即生命、生活、生涯,是成才之道,是学院工作的主题。

一个人如何看待受之父母的生命,本质上是个世界观问题。人类社会由处在不同年龄阶段的人构成“差序格局”,随着时间的推移,代代相继,在繁衍自身的同时,探索、积累与自然界和谐相处之道,不断改善生命的质量,从蒙昧蛮荒逐渐达到如今的文明。我们的生命,不止于人类生物学上的意义,而是紧紧地联结着家庭、民族、国家等许多文化因素,人的本质正在于人所创造的文化。古今中外,从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到学校教育,都把生命教育作为一个重要的母题,引导孩子热爱生命、接受生命带来的一切。伴随着社会人生的变动不居,生命教育始终与人生相伴。在大学教育中,这仍然是一个极端重要的内容。我们的学生,都曾经是佼佼者,之前的生活和学习大多一帆风顺。进入大学以后,面对竞争,或者遇到困难挫折,容易对前途感到渺茫,感到心灰意冷,还有人表现出对他人冷酷无情、以邻为壑的一面。这就需要对他们及时地施以援手,帮助他们在更高的知识层次、从更加理性的角度,来认识生命的本质,教育他们保持对生命的敬畏与热爱。一个人不仅要热爱自己的生命,也要热爱别人的生命,这是个基础和底线。

热爱生命的人,才能热爱生活。生活的单调和乏味,教室、宿舍、食堂“三点一线”,常常被当成理科生的标志,这不是理想的大学生活。大学生也要讲究生活的品质,比如干净整洁的宿舍,温文尔雅的外表,从容不迫、彬彬有礼的气质,健康快乐的业余生活等。学习之余,怎样料理和安排好自己的生活?这是我们培养人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内容。日常的“洒扫应对”,生活的点点滴滴,其实正是思想品德教育最好的着力点。虽然这方面的知识和经验没有“学术范儿”,但对于学生而言,正是将道德的知识付诸于实践的契机。教化,要顺机而化,教而化之方有效,教而未化实无益。在萃英学院,教师、管理人员和学生在一起上课、办公,师生接触的机会大大地增加了。无论白天或晚间,都有老师陪伴在学生周围,师生还经常一起打扫教室卫生,或一起策划对教室进行装修装饰,共同劳动,共同享受劳动带来的快乐。学院领导特别淡化领导身份,与所有老师一道,努力让自己成为长者、学者、师者,经常和学生谈天说地、交流思想,不为谋生、不为作秀,只是为了和学生在一起,象教育自己的孩子一样教育学生。在学校,教师之于学生,学生之于教师,都应当是生活的一个重要部分,而不仅仅是职业或学业那么简单。

一个热爱生命的人,对于自己未来的生活充满希望,对自己的职业生涯有期待、有规划、有行动,是成就美好人生的理想状态。大学生现在有职业生涯规划课,开设这门课的出发点是再好不过了。问题在于:纳入教学体系之后,学生学习的目标是为了获得学分,还是为了提升自己的能力?我看到这门课的一种教材,来自美国,很有国际范儿,但其知识性太强了,内容晦涩艰深,与中国国情也相去甚远。有些老师的教法很受学生欢迎,但总体上,这门课需要改进的地方很多。萃英学院学生的培养目标是未来的科学家和领军人才,在生涯教育方面,带领学生去看科学家的生活、科学对社会的贡献就是很好的生涯教育。除了我们自己的优秀教师和实验室,科学院的很多研究人员和设备也是最鲜活的教材。把他们请进学校,或让学生走近他们,观察和了解这些导师的生活,学生就会明白自己未来的生活样式。另外,职业生涯规划,要为学生做兜底的考虑,教会学生应对失业的方法、面对事业挫折的方法,不能一味描述乐观的一面,那不符合社会的实情,也不符合人才成长的规律。

有专家认为,当下的教育改革,有很多只是为了回到教育的常识。我基本认同这样的观点。培养人这件事,源自人类的本能,而自觉地培养人至少也有几千年时间了,积累下来的经验和教训足可汗牛充栋。其中理论和学说,自有教育学、高等教育学方面的专家研究整理。对于从事教育实践的人,了解教育的常识,尊重基本的规律,是必须的。因为,教育不是独立的,它紧密地联系着社会的方方面面,推动着社会的进步,同时也受到社会的制约。教育者必须在光怪陆离的社会生活中,时刻保持教育的清醒,明白教育的职责,尊重教育的规律,才不至于迷失方向。

上一篇:南京大学“教育部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试验计划”2009 级招生简章
下一篇:转载:南京大学四“牛女”:3人上耶鲁1人去剑桥

版权所有:兰州大学萃英学院     邮编:73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