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期学校简介
为充分利用校内外优质教育资源,搭建高水平的学习交流平台,拓宽学生的学术视野和科研思路,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和科研能力,萃英学院于7月1日至7月26日期间举办2025年暑期学校,所有课程面向全校师生和中学生英才计划入选学生开放。欢迎感兴趣的师生参加。
第一周安排有通识课程1门,化学专业课1门,人文专业专题讲座1场、学术报告1场,地球科学专业学术报告1场。同时进行的还有专题训练营、野外实习、实践教育活动。
第一周专业课程安排
1.通识课程《原创成果鉴赏与认知升级——思维突破的案例启示》
授课教师:刘益东研究员
课程时间:7月7日-7月10日15:00-16:40
7月8日-7月11日8:30-10:10
研讨时间:7月11日10:15-12:15
对谈人:方竹兰教授
地点:榆中校区秦岭堂B110
学生:2024级数学、物理、化学、人文、地球科学、临床医学萃英班,以及全校感兴趣的同学
课程简介:
原始创新概念辨析,原始创新的评价与认定,原始创新的主要方法,原始创新案例(科学技术、人文社科、文创产业等领域的原创成果)鉴赏与启示、思维突破与认知升级。人工智能带来的发展机遇与风险挑战,历史大局观与未来学思维,加强原创能力与原创意识,AI时代的生存之道。
请各位同学准备好提问和交流的问题!
2.化学专业课程《Introduction to Medicinal Chemistry》
授课教师:Skylar Carlson教授
Camila Manoel Crnkovic教授
Daniel May教授
课程时间:7月7日-7月8日19:00-21:30
7月8日-7月10日10:30-12:10
7月9日-7月10日19:00-20:40
地点:榆中校区秦岭堂A309
学生:2024级化学萃英班以及选修该课程的同学
课程简介:
Medicinal Chemistry and Pharmacognosy explores the interdisciplinary study of drug discovery and development, combining the principles of chemistry with the study of natural products. This introductory course provides a foundational understanding of how drugs are discovered, designed, and derived from natural sources.
Medicinal Chemistry focuses on the design, synthesis, and mechanism of action of pharmaceutical compounds, emphasizing structure-activity relationships (SAR) and drug optimization.
Pharmacognosy examines bioactive compounds derived from natural sources (plants, microbes, marine organisms), covering their extraction, identification, and therapeutic applications.
This course integrates modern drug design with traditional medicine, providing insights into how modern technologies and natural products contribute to new therapeutics. Students will learn how chemistry and nature come together to create life-saving medicines. No prior background required—just curiosity about the science behind pharmaceuticals!
第一周学术报告安排
1、人文专业学术报告
(1)报告题目:连线大脑的黑格尔
主讲人:孔明安教授
时间:7月8日—7月11日9:00
地点:榆中校区秦岭堂B502
主讲人简介:
孔明安,南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杰出教授,博士生导师;兰州大学飞天学者特聘计划讲座教授;全国当代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会副会长;美国芝加哥大学社会思想委员会访问学者(2014-2015);博士生思政课《中国马克思主义与当代》主讲教师。业务专长:国外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哲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当前主要社会思潮的最新发展动态及其批判研究”首席专家。在《哲学研究》《哲学动态》和《马克思主义与现实》等刊物发表论文100余篇。
(2)报告题目:论原始型创新能力的自育
主讲人:方竹兰教授
时间:7月10日19:00
地点:榆中校区致远楼912
主讲人简介:
方竹兰,中国人民大学教授,中国政法大学兼职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关村天成创新研究中心理事长,美国斯坦福大学、英国苏塞克斯大学访问学者。北京大学法治与发展研究院高级研究员、清华大学技术创新中心兼职研究员、中国科学院现代化研究中心客座研究员、中国管理科学学会创新专业委员会副主任、民政部城乡社区建设专家委员会委员等。
主要研究方向包括中国转轨阶段的民众经济权利,社会资本理论,中国人力资本制度建设,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实质,科技创新与制度创新关系,中国原始型创新的制度路线,中国经济制度与政治制度及文化制度创新关系研究,中国原始型创新经济学等。
2.地球科学专业学术报告
报告题目:寒旱区植被参数遥感监测
主讲人:王旭峰研究员
时间:7月11日14:30
地点:榆中校区致远楼912
主讲人简介:
王旭峰,中国科学院西北生态环境资源研究院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中国科学院黑河遥感站副站长,主要从事生态过程模拟、植被动态模型建模、生态参数遥感监测方面的研究,承担高分重大专项课题(民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青年项目、甘肃省重大科技专项课题等项目,第一/通讯作者在《Nature Communications》《Remote Sensing of Environment》《Agricultural and Forest Meteorology》等期刊发表论文40余篇。获得中国科学院青促会会员、甘肃省杰出青年基金、科技部遥感青年科技人才创新资助计划、陇原青年英才等称号。担任中国遥感应用协会定量遥感专业委员会委员、国际数字地球学会中国国家委员会数字山地专委会委员。还担任《遥感技术与应用》《中国草地学报》和《Research in Cold and Arid Regions》青年编委。
第一周实践活动安排
1、“笃行致远”专题训练营
2023级数学萃英班:赴北京高校、科研院所及科技企业开展专业实践交流
2023级生物学萃英班:赴上海高校、科研院所及科技企业开展专业实践交流
时间:7月6日-7月10日
2、野外实习
2024级生物学萃英班:7月6日-7月20日
2023级地球科学萃英班:7月1日-7月15日
3、实践教育
赴青海开展“传承两弹薪火 勇担强国使命”——拔尖学生赓续科学家精神联学实践活动
参加人员:2024级数学、物理、化学、人文、地球科学、临床医学萃英班学生
时间:7月5日-7月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