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激发同学们的学术热情和朋辈交流,培养学生自由探究和勇于创新的精神,6月2日,萃英学院在榆中校区致远楼912教室举办“萃英数学学术沙龙”,沙龙由2020级数学萃英班韩宗健主持。

南开大学陈省身数学研究所彭谦作了题为《压缩感知简介》的报告,他从生活实际场景出发,介绍了压缩感知问题的背景,随后以严格的数学推导证明了压缩感知的基本原理。

复旦大学毕铖(萃英学院2017级数学萃英班学生)作了题为《震荡积分及其应用简介》的报告,介绍了傅里叶分析中振荡积分的一些基础知识及其简单应用。

2021级数学萃英班赵盈宇作了题为《Introduction of Kakeya conjecture》的报告,介绍了Kakeya集一些反直觉的性质并引出Kakeya猜想的主要内容,随后讲解了如何引入调和分析的工具处理问题及后续进展。

2020级数学专业班徐子扬作了题为《基于蛋白质预训练语言模型嵌入的磷酸化位点识别》的报告。他回顾了自己论文创作的全过程,通过介绍自己发表在SCI一区的论文《PTransIPS》,讲解了深度学习领域研究的常见方法。

2020级数学萃英班韩宗健作了题为《群上积分与微分以及Rota-Baxter算子和微分算子》的报告。他介绍了群上微积分及其动机与构造,讲解对应的分部积分公式和莱布尼茨法则,给出了相对应的罗巴群、微分群的定义,解释了其切空间的代数结构性质。

2021级计算数学专业班韩奇成做了题为《大范围变分法1:形变引理》的报告。他从拓扑的角度引入问题背景,介绍了解决这类问题的基本思路。

自由交流环节,同学们积极提问,报告人一一作答。

学术沙龙是萃英学院学生自发组织、用来交流学术观点、促进知识共享、提高科研创新的平台。此次沙龙还邀请了数学与统计学院的学生代表,在此次“萃英数学学术沙龙”中,同学们就自己的学术兴趣、学习经历、科研经验进行了分析与及交流,内容涵盖几何、代数、分析、应用数学等不同现代数学方向,引发在场同学们更深层次的思考和专业知识的碰撞,也充分展现了兰大学子“勤奋、求实、进取”的学风。
图文| 王迪 韩宗健 彭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