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州大学“聚英萃华”萃英学院学术讲座(第四百四十五场)——成名研究员
应兰州大学生命科学学院、萃英学院邀请,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成名研究员来校举办学术讲座,欢迎全校师生积极参加!
题 目:分子侦探:质谱如何解码蛋白结构与“垂钓”药物靶点
主讲人:成名 研究员
时 间:10月19日(周日)10:30
地 点:榆中校区致远楼912
主讲人简介:

成名,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入选国家海外高层次人才计划(青年项目)和上海市白玉兰人才计划浦江项目。2009年毕业于西北民族大学化工学院;2014–2019年在美国圣路易斯华盛顿大学攻读博士学位,合作导师为美国质谱学家Michael L. Gross教授,聚焦结构蛋白质组学的新技术开发和应用研究;博士毕业后在美国Scripps研究所Jeffery W. Kelly院士课题组开展博士后研究,聚焦TTR淀粉样疾病机制与早期诊断。2021–2024年任职于美国BioMarin制药公司,负责多管线罕见病药物生物分析及临床前药物动力学研究。2024年5月全职加入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同时受聘于中科环渤海(烟台)药物高等研究院。
主要研究方向为新型生物质谱技术的开发及其在药物研发中的应用。至今发表学术论文24篇,参编药学专著1章,其中以第一作者或共同通讯作者在 Accounts of Chemical Research、Angewandte Chemie International Edition、Chemical Science、Analytical Chemistry 等期刊发表论文8篇。研究成果两次获得美国质谱学会旅行奖。长期专注于结构质谱新技术的开发及其在药学、生物学和医学交叉领域的应用,综合运用生物质谱、化学生物学和分子医学等多学科手段,发展新型质谱与蛋白组学方法,用于活性分子作用机制解析、药物靶点发现及创新药物开发。
内容简介:
报告主要讲述如何在近天然环境下利用基于质谱的蛋白足迹法解码蛋白质高阶结构与构象动态;如何将微秒至分钟尺度的瞬时化学标记转化为可在位点/肽段层面定位的结构信息,描绘蛋白–蛋白及蛋白–小分子作用界面;并结合亲和质谱技术与化学蛋白质组学如何发现与验证药物靶点,针对靶点的高通量亲和配体筛选,为药物的发现提供创新性分析技术。